這本書因為是股神巴菲特所推薦的投資書籍,所以對於小編這個投資菜鳥讀了非常久且仔細,也確實收穫良多,並在每一章節都做了不少筆記,可以說內容確實集結了許多精華的投資經驗及概念,不但能幫忙釐清投資市場的渾沌狀況,也牢牢把握住投資人絕對必要的基本及心理面因素,而這也正是我們最容易疏忽和受影響的,相信不論你是投資老手或新手,此書都絕對能幫助你更上一層樓,讓你在投資上無往不利,交出漂亮的成績單。
內容簡介
「這是一本罕見又極度實用的書!」──巴菲特
能讓巴菲特謹記在心的20則投資金律,也是你在金融市場逆轉勝的契機!
紐約時報暢銷書!
華爾街日報:「投資界最令人期待的盛事,除了巴菲特每年的波克夏股東大會,就是霍華.馬克斯的備忘錄!」
企業經營、股市投資、金融銀行保險業務、商學院學生……必讀的財經佳作。
經歷多次金融風暴、淬鍊而成的投資避險精華,首度全公開!
霍華.馬克斯是華爾街最受尊敬的聲音與意見領袖之一,以評估市場機會和風險見識卓越著稱。
歷經四十寒暑,他爬升到投資管理專業的頂端,當今世界各地的知名價值型投資人對他推崇有加。
現在,他將多年來的投資心得,濃縮其精華,寫進一本書,不管是業餘投資人,還是飽經滄桑的投資人,都能同蒙其利,台灣讀者們也將首度零距離受益於他的投資智慧。
馬克斯以畢生經驗和研究寫成的《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》,解釋了投資成功之鑰,以及可以摧毀資本或毀滅生涯的各種陷阱。他摘錄過去的隨筆精髓,闡揚其理念,並以實例解說,詳述他的投資哲學發展的歷程;這套哲學充分體認了投資的複雜性和金融世界的凶險。他坦率評估本身所作的決定──以及偶爾的失誤──在批判性思考、風險評估、投資策略等方面,給我們寶貴的教訓,並鼓勵投資人當「反向而行者」,以聰明的眼光判斷市場循環,經由積極但慎重的行動取得報酬。
成功的投資需要思慮縝密,注意許多不同的面向,馬克斯談到的每一個主題,都證明是最重要的事!
(內容簡介來源:博客來)
作者簡介
霍華.馬克斯 Howard Marks
擁有華頓商學院的財務學士學位,以及芝加哥大學財會和市場工商管理碩士學位。
是美國極富盛名的投資專家,具有四十多年的市場實戰經驗,與巴菲特、查理.蒙格齊名,在金融界備受景仰。多年來,霍華.馬克斯寫給客戶的備忘錄一直是業界眾所矚目的焦點,內容的洞悉力和投資哲學更是受到多方推崇。
他同時也是一家總部位在洛杉磯的投資公司──橡樹資本管理公司(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)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,該公司管理超過八○○億美元的資產,並曾在二○○七年,以私募基金二八三億新台幣收購了台灣的上市公司復盛工業,堪稱是掀起私募基金併購熱潮的先行者。
(作者簡介來源:博客來)
簡略筆記
本書共有20篇,最後一篇為統整觀念,我自己在閱讀此書的時候,每篇都有記下其重點,而這次放部分篇章的筆記讓你們參考,如果認為下面的重點內容還不錯,有想跟我拿到完整版筆記的人,就要記得還要往下看規則喔!
投資成功需要深謀遠慮,同時注意許多不同的面向。忽略任何一個,結果可能就沒有那麼讓人滿意。
「你們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?」答案黑簡單,發展一套有效的投資哲學,並且經歷四十餘寒暑的淬鍊,然後由文化和價值相同,技巧高超的人以誠信正直的態度去執行。
像我這樣的哲學,必須建立在對生活的實際觀察上。你必須察覺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,以及那些事情造成了哪些結果。只有這樣當類似的形況發生,你才知道如何運用學過教訓。沒能這樣做的話,和其他任何事情比起來,大部份投資人都將容易一而再,再而三的受害於枯榮週期。
我喜歡說:「經驗就是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所得到的。」好時光只會給我們壞的教訓,讓你以為投資很簡單,讓你以為你知道投資的秘訣,以及你不需要操心風險。最寶貴的教訓是在艱苦的時光中學到的。我相信,任何觀念都比不上根據觀念去採取的行動,而在投資的世界更是如此。
01 第二層思考
一、投資成功的定義:表現得比市場和其他投資人要好。要做到這一點,你需要好運氣或者卓越的洞見。在投資這個領域,需要的是我所說的第二層,更具洞察力的想法,你必須想到他們沒想過的事情,看到他們錯過的東西,站在更高的層次去思考,擁有他們沒想過的事情。
二、與眾不同本身不應該是個目標,而是種思考方式。為了區隔你自己和別人,擁有和別人不同的想法,並以不同的方式處理那些想法,是有幫助的。
三、你的表現要和常人不同,期望以及你的投資組合必須與常人有異,而且你必須比共事者的看法更為正確。不同且更好! (非共識且正確)
第二層思考較第一層則比較深入,複雜和迂迴。第二層思考者考慮許多事:
- 未來的種種可能落在哪個範圍內?
- 我認為哪種結果會發生?
- 人們的共識想法是甚麼?
- 我的預期和共識有多大差異?
- 這項資產目前的價格和未來共識的想法有多吻合?和我的看法又多吻合?
- 反映在價值上的共識心理,是過於樂觀還是過於悲觀?
- 如果共識看法證明是對的,這項資產會發生什麼是?而如果我看對,又會發生什麼事呢?
02 了解市場的效率(以及它受到的限制)
效率並非普遍存在,所以我們應該放棄追求優秀的績效。在此同時,效率正是律師所說的「可推翻之推定」—應該先推定它是對的,直到有人證明它不對。因此,我們應該假設效率會阻礙我們的成就,除非有很好的理由,相信它不會造成阻礙。
再採取行動前,應該問一個問題,市場上的錯誤和定價出錯,是否已經因為投資人的共同努力而去除,或者他們仍存在,以及為什麼?
請用這種方式思考:在成千上萬的投資人伺機而動,願意喊任何太過便宜的東西價格之際,為什麼還有便宜貨存在?
- 如果報酬相對風險十分優渥,你有可能忽略某些隱藏風險嗎?
- 為什麼賣家出售資產時,願意接受讓你取得過高報酬率的價格?
- 對於這項資產,你是否真的懂得比賣家多?
- 如果這麼好,為何沒人買進?
還有一件事要謹記在心:今天存在效率,不代表永遠存在效率。
總歸一句:無效率是優異投資的必備條件。(投資人才得以藉此趁機牟利)
你必須比別人更有見識,在任何時點,許多最好的便宜貨,都是在其他投資人無法或不會發現的東西裡面找到的。
03 價值
價值型投資法追求的是便宜。價值型投資人通常觀察盈餘、現金流量、股利、有形資產、企業價值等財物衡量指標,並且強調根據這些指標,買的便宜。
(至於人才,流行時尚和長期成長潛力等無形因素,給的權數較低)
這麼一來,價值型投資人的首要目標,是將一家公司的目前價值量化,並在他們能夠買得便宜的時候買他的證券。(利用基本面算出內在價值)
「很超越於時代還是判斷錯誤,是很難區分的。」再投資的世界中,看對某樣東西,並不等同於立即證明正確。
價值投資人如能買進價格低估的資產,不斷向下攤平,而且所做的分析證明準確,便能賺到最高的獲利。因此,在下跌的市場中,獲利的兩個基本要素是:你必須對內在價值有自己的看法,而且必須以相當堅定的態度持有那種看法,才能繼續待在場內,甚至在價格下跌時,暗示你當初的判斷是錯的時候還繼續買進。
還有第三個要素:你必須要買對。
04 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
投資成功不是因為「買到好東西」,而是因為「買得好」。
在橡樹,我們說:「買得好,等於成功賣掉一半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我們從不花很多時間去思考能以什麼價格,或何時賣出、賣給誰,透過什麼機制賣出持股。如果你買的便宜,這些問題最後會自己找到答案。如果你估計的內在價值正確,一段時間之後,資產價格應該會向它的價值看齊。
Q:價格是由什麼構成?想購買股票的人應該看什麼,才能確定價格是否正確?
Ans: 當然要看基本面,但大部分的時候,一種證券的價格會受到另外兩種因素至少一樣大的影響,而短期的波動主要由這兩種因素決定。
它們是: 心理面和技術面。
→技術面是指影響證券供給和需求的非基本面因素,也就是和價值無關。
EX:當股市崩盤,運用財務槓桿的投資人會接到追繳保證金的通知而被迫賣出股票,於是發生強制賣出的情形,或是基金流進共同資金時,投資組合經理人便需要買進證券。
這兩種情況,投資人都會被迫不管價格如何都得賣賣證券。相信我,市場崩盤時,向那些被迫不管價格如何都得賣出的人買進,是再好不過的事。
我們買得最好的許多次交易,都是這個原因。
(但是你不能依賴此情況維生,因為它很罕見。)
05 了解風險
投資只由一件是構成: 處理未來。可由於沒人能百分百知道未來,所以風險是逃避不了的。因此,處理風險是必要的投資因素。
要找到可能上漲的投資並不難,如果你能找到夠多的這種投資,那就已經往正確的方向邁進。但如果你沒有清楚明白的處理風險,成功不可能維持太久。
第一步是去了解它;第二步是去認清風險什麼時候很高。最後一步極為重要,那就是去控制它。(投資人除了確定自己能否忍受隨之而來的絕對風險數量,第二項工作是確定某項投資報酬率是否值得去冒這個險。最後還需有個風險評估。)
事實上,由於許多一流的投資人堅持採用他們本身所用的方法—而且因為沒有一種方法每次都靈光,一流投資人可能有一些績效大不如人。
明確來說,在市場瘋狂期間,嚴守紀律的投資刻意承受不冒過大風險的風險。
(總歸一句,事前觀察,風險有不小一部份是主觀、隱藏和無法量化的。技巧嫻熟的投資人,能感覺某種情況中呈現的風險。他們主要是根據 A價值的穩定性與可靠性,以及B價格與價格之間的關係做判斷)
投資績效是一組事件—地緣政治、總體經濟、公司層級、技術面與心理面的發展,與現在的投資組合衝撞之後所發展的事。(未來有許多可能,但只有一件事會發生)
12 尋找便宜貨
最好的機會,通常是在其他大部分人都不會找的地方找。
用聰明的方法建立投資組合的過程包括: 買進最好的投資;賣出沒有那麼好的投資,以騰出空間,容納最好的投資;以及避開最糟的投資。
→這個過程需要做的事包括:
A 一張可行的投資清單 (確定考慮滿足某些絕對的標準,並從中選出便宜貨)
B 估計他們的內在價值
C 察覺他們的價格與內在價值相較是高是低
目標不是找到好資產,而是買的好(價格<價值,及潛在報酬率高者優先)
D了解每一種投資所承受到的風險,即將他們收入投資組合,對原本的投資組合造成的影響。
*思考投資過程背後的心理面力量和驅動它的人氣變化,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
歸根究底用一句話來說,成為便宜貨的必要條件,必須是「認知」遠比「現實」要差。
Ex:沒沒無聞,且沒被充分了解、易引起爭議、不受重視或歡迎、報價率一直差,最近投資人的減碼目標
P.s別人給我們許多「特別交易」,總是好的不像真的,避開他們才是取得投資成功的上上之策。投資人顯然會因為伈裡面的弱點,分析錯誤等而犯下的錯誤。
第二層思考者能看出別人犯下的錯誤,並買下被製造出的便宜貨。((雖然便宜貨不是正常現象,但理應能夠消除他們的力量,往往功虧一簣。))
13 守株待兔
我們不是隨時都有很好事情可做。有些時候,精挑細選和少行動,可以讓自己的獲利最大化。耐心守候良機,等待便宜貨現身,是最佳的策略。
*等候投資上們而不是去追求投資,你會做得更好。從賣方搶著賣出的東西清單裡面去挑選,而不是就你想要擁有什麼東西的定見,通常能買得更好。
投資想要成功,我們務必認清市場的狀況,然後據以決定我們的行動。我們必須視眼前的情況而投資,這才是完美的作法。
精挑細選好球的方式,是盡你所能,確定我們是身處在低/高報酬率的環境。
投資機會不存在時,你根本不可能創造它們。你所能做的最蠢事情,是堅持永遠獲得最高報酬,並在這個過程中吐回利潤。(寧可錯失機會,也不投資賠錢貨)
*應該在別人逃離風險的時候承擔風險,而不是他們與你競爭時承受風險。
危機發生期間,投資成功的關鍵是
A不受非出售不可的力量影響
B設法成為買方
→投資人要符合這些標準,需要做到下面這些事情: 堅決為價值是非,少用或者不用槓桿,擁有長期資金和一副強壯的胃。保持反性而行的態度,加上強大的資產負債表作為後盾,保持耐性,伺機進場,可在市場一蹶不起時取得驚人利潤。
P.S資產持有人被迫賣出,正是其他人絕佳買進機會,而在那些危機期間,這樣的人並不少。
14 知道你不知道什麼事
我深信:
A 很難知道宏觀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
B 極少人洞燭機先,能夠不斷化為投資優勢。
但是我們要提醒兩件事: 我們越是集中全力,專攻範圍較小的領域,越有可能取得知識上的優勢。因此建議試著去「知道可知的事物」。另一例外,投資人應努力研判此時站在循環和鐘擺中的何處。這不會使未來的迂迴曲折變成可知,但有助於我們為未來可能發展做好準備。
沒有人喜歡假設未來大致未知的情形下,必須為未來投資。可是話說回來,如果未來大致未知,我們最好挺身面對它,另外找預測之外的方法因應它。不管我們在投資世界受到什麼樣的限制,面對他們和接受他們,遠比一味往前衝要好。
「害你陷入麻煩的,不是你不知道的事情,而是你以為百分百知道,事實卻不然的事情。」→ 承認你所知道的事情有限 —並且在那個極限內運作,而不越界到外面闖盪,能帶給你很大的優勢。
17 採取守勢型投資法
攻勢型和守勢型投資兩者的選擇,應該根據投資人相信他們能夠掌握多少。依我的看法,投資的時候,許多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。
極少人有能力及時配合市場的狀況改變戰術。所以投資人應該堅持採用同一種方法—希望這種方法能在各種形況中表現良好。
進攻和防守並沒有所謂正確的選擇。許多可能的路,都能將你帶到成功的目的地,而且你做的決定,應該取決於你的個性和傾向、能力還有身處的位置。
投資人必須在追求報酬和抑制風險(進攻V.S防守)兩者之間用心取得平衡。
和賺取優異的利得比,避免損失,我相信將會比較可靠。但除此之外,也必須具有創造報酬的潛力。如果目標不限於固定收益的投資人,則必須平衡進攻+防守。
*如果你不願同時思考”上檔”和”下檔”,投資於可轉換證券、危及債務或不動產就不可能成功。
你承受的風險數量,取決於你追逐報酬到什麼程度。風險控制較能建立堅實基礎。
守勢型投資聽起來好像很有學問,但是我可以將它簡化:戒慎恐懼投資。
→你要擔心發生虧損的可能性,擔心你有什麼是事情不知道;擔心你可能做出哥品質的決定,卻仍因為運氣不好或出乎意外的事情遭到打擊。戒慎恐懼投資能夠防止傲慢自大;會使你提高警覺堅持預留適當的安全邊際,會為你的投資組合可能出錯做出準備。

18 避開陷阱
在此書中,設法避免損失的重要性,高於努力取的放大異彩的投資成功。後者有時才能做到,但偶爾出現的失敗,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。前者可以更常做到,也更為可靠,而且一旦失敗,後果會比較容易接受。
錯誤的來源主要可以分為兩類,一類是分析面/知性面,另一類是心理面/情緒面。前者產生的錯誤十分清楚:我們蒐集的資訊太少或者不正確。或者,也許我們用了錯誤的分析程式,計算時犯了錯,或者遺漏應該計算的東西,後者除貪婪、恐懼等,另一個正要的陷阱是”未能認清市場循環和狂熱”,並往反方向走。
P.S.許多重要的金融現象都出現很長的循環。
*為了投資,我們必須對於未來的樣貌抱持某種看法。(可以假設他看起來像過去,但是要考慮離群值。)
當大災難可能發生,投資人須在平時即考量對抗它的保障,即便在大部分時都不需要!
未能精準研判”投資組合中各種資產的連動”,是投資人犯下錯誤的重要原因。
雖然在下跌走勢中,守勢型投資人只是虧損相對比別人少,但在人性層面上,卻可以放心了。
*謹記: 除了步該做而做的錯誤(例如買進)和該做而沒做(沒有買進),還有看不到明顯錯誤的時候。當投資人的心理面處於均衡狀態,資產價格相對價值可能相當公平。這種情況,可能沒有非行動不可的理由。投資人也務必知道這一點,如果沒有特別的聰明事好做,應逞聰明是潛在的陷阱。
誰適合閱讀
1.知道巴菲特並認知他的能力一定要看他推薦的書
2.正打算參與股市或已經正在其中的人
更多好書分享
筆記《一個人到一家人的日常營養學 : 解開6大類食物 X 10種疾病飲食關鍵營養學博士從身到心都健康的生活提案》
筆記《一週工作4小時:擺脫朝九晚五的窮忙生活,晉身「新富族」!》
領取完整版筆記
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且已經完成購買的朋友,只要在留言區放上此書封面的照片,並訂閱免費電子報,就可以直接領取到該書的完整版筆記啦!
最後,如果有任何指教或者建議都可以直接在文章下方留言,也很歡迎大家到底下留言並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,我一定都會都去看並回復你們的,所以就不要盡情地把你的想法通通都丟上來吧!
結尾還是要私心宣傳一下我的部落格「變身計畫」,這個部落格大多都是會以自我成長為主,不論是外在(美容保養、健康減肥、穿搭技巧等等),或是內在的進修(好書分享及投資理財等)等,希望在未來能夠和大家可以一起成長,願我們都能成為更美好的自己!